两性视频,麻豆传媒在线,弄筝PO陆殊词,久久久久亚洲精品

麥景龍音視頻系統(tǒng)工程解決方案服務商

EQ(均衡器)的認識

2012/10/26 18:43:32

分享:
< BACK >

EQ是均衡器的英文縮寫。均衡器一詞源自傳統(tǒng)的音響界,也叫多頻音調補償器,稍好一點的音響系統(tǒng)都有專用的EQ。要理解什么是EQ,還得從各種發(fā)聲體說起,不同的發(fā)聲體發(fā)出的聲音有一定的頻率范圍,頻率越高,音調就越高,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聲音尖;頻率越低,音調越低,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聲音低沉。比如:小提琴的音調就比大提琴高得多。經(jīng)過多路錄音而合成的音樂,在回放時,各種頻率的聲音都兼而有之。為追求完美的回放效果,人們在放音設備中加入了一組特殊的電路,它專門負責將聲音分成不同的頻段,再分別給予提升或衰減。這樣,我們在欣賞時就能人為控制要重點突出哪一頻段了。

  現(xiàn)在,聲卡和多媒體音箱已成為電腦的標準配置。如果將上面提到的叫做硬EQ,那么電腦音樂播放器中的均衡器就可稱為軟EQ,它用軟件(程序)來實現(xiàn)各頻段的分離和隨意增減。圖1就是大家見得最多的Windows Media Player的EQ面板圖(圖1)。顯然,它能將音樂分為31Hz、62Hz……1KHz……16KHz,共10段。向上拖動某一滑塊就提升對應頻率的音樂,向下拖則是衰減


一、各頻段說明

  20Hz到60Hz部分

  這段低頻往往給人很強勁有力的感覺,如雷聲。 如果提升過高,則又會混濁不清,造成清晰度不佳。比如《閑云孤鶴》這首曲子在低音上是首屈一指的,如果你的音箱低音效果特佳,當然應適當提升這一頻段,但有時也要反其道而行之,如果音箱低頻回放效果平平(大部分2、300元的音箱都是如此),由于其低音成份較重,反倒應衰減這一頻段。這也是檢查音箱低音回放表現(xiàn)力的頻段,選購音箱時可試聽一下。一般地,塑料音箱很難有較好的低音震撼力。

  60Hz到250Hz部分

  這段頻率包括基音,節(jié)奏音的主音,管風琴或大鼓、長喇叭的聲音。它和高中音的比例構成了音色結構的平衡特性;強之則音色豐滿,弱之則音色單薄,過強則產生隆隆聲。對《炎黃第一鼓》等舞曲等應重點這一頻段上仔細調節(jié)。

  250Hz到500Hz部分

  主要包括男低音,大提琴、大多數(shù)樂器的低頻泛音和低次諧波。這是音樂的中心頻帶。

  1KHz到2kHz部分

  主要包括鋼琴、管弦樂器,女歌手的聲音。有很好的表現(xiàn)力。

  特別值得一提的小提琴協(xié)奏曲《梁祝》,它的音樂成分相當復雜,在表現(xiàn)“同窗共讀”這一主題思想時,以小提琴為主,讓人眼前浮現(xiàn)出蝴蝶翩翩起舞的動人畫面,可適當提升這一頻段,一般的音箱在這一音域內都有較好的表現(xiàn)力。在表現(xiàn)與封建禮教和家長制進行抗爭時,音色陡然變得異常低沉,這是提升低頻的最好時機。另外,曲中還采用了大提琴、小提琴交替出現(xiàn)的手法來表現(xiàn)梁、祝二人對話,可適當提升這兩個頻段。雖然,為追求完美的聽覺效果,可隨時調節(jié)EQ,但一般以樂段為標準,不能以樂句為標準,也就是說,你不可能在表現(xiàn)對話時,提這又升那的,最好是兩者都照顧。

  2KHz到4kHz部分

  這段頻率屬中頻,如果提升得過高會掩蓋對人聲的識別,尤其是3kHz提升過高,會引起聽覺疲勞。

  事實上,很多曲子都集中體現(xiàn)在這一頻段或之前的兩個頻段上,比如:凱利金的薩克斯系列(特別是其中的《回家》、《茉莉花》等膾炙人口的經(jīng)典之作)等。

  4kHz到5KHz部分

  這是具有臨場感的頻段,它影響語言和樂器等聲音的清晰度。提升這一頻段,使人感覺聲源與聽者的距離顯得稍近了一些;衰減5kHz,就會使聲音的距離感變遠;如果在5kHz左右提出升6dB,則會使整個混合聲音的聲功率提升3dB。

  6kHz到16kHz部分

  這一頻段控制著音色的明亮度、宏亮度和清晰度。

二、基礎應用

  有了以上的頻譜表說明做基礎,相信大家會按部就班地調音了吧。要想提升或衰減哪個頻段,只要拖一拖滑塊就行了。要注意的是:

  1.一般在調音時,最好不要單獨強調或衰減某一頻率,比如,為強調男音,就將250Hz處的滑塊向上拖動。正確的調節(jié)方法是向上拖動該滑塊后,再將兩邊的滑塊(即62、500Hz處)也向上提一點,形成一個優(yōu)美的曲線,這樣聽起來才比較自然,有如行云流水般的感覺。

  如果在Windows Media Player的EQ面板圖“曲線風格”處選擇了下面的兩種風格,調節(jié)時兩邊的滑塊會自動稍跟隨變化,形成優(yōu)美的曲線。如果你真得想別具一格地調音,也可選中最上面的一種風格。

  2.調節(jié)時一般不可能一蹴而就,應反復試聽,直至滿意為止。另外,不同的樂曲,調節(jié)出的最佳頻譜曲線一般不同,也就是說,聽下一首時應重新調節(jié)。從這個意義講,Windows Media Player的功能還需要改進,應該能夠讓用戶能保存自己的設置并隨時調用。

  3.使用它的預設置

  單擊圖中的“默認”處,可看到很多已設好的選項,如舞曲、搖滾、布魯斯等。可根據(jù)所欣賞曲目的風格來快速選擇對應預設項目。

  另一方面,我們也可通過觀察這些預設置來學習它推薦出的頻譜曲線。比如:在預設置中,舞曲的125Hz處調得最高,就是為了強調這類樂曲的節(jié)奏感。


三、高級應用

  在人才市場上,有一個專門的職位就是調音師,俗名叫“打碟員”,這就充分地證明了調音工作的重要性與藝術性。實際上,調音是個涉及到很多因素的系統(tǒng)工程,它與個人的欣賞水平、硬件質量的優(yōu)劣、聽音環(huán)境的聲學特征等有著密不可分的聯(lián)系。從這個意義上說,以上的“基礎應用”部分只能說是教條式調音,為充分發(fā)揮現(xiàn)有器材的回放能力,我們還得注意以下幾個方面:

  1.小音量聆聽時注意提升低頻和高頻,以使聲音小不失豐滿;音量大時適當提升中頻,以增強聲音的明亮度。

  2.聆聽樂曲中的人唱聲時,應以歌聲為主。如果以各頻率音量值都為0時為標準,低頻(62Hz及以下)應衰減3—5dB,高頻8kHz處應衰減3dB,中低頻250Hz處可加大提升力度,2—4kHz處提升3-6dB可以明顯感到歌聲明亮。對迪斯科或搖滾樂則要注意較大幅度地提升低頻(40—100Hz)和高頻(7—16KHz)。

  提示:用鼠標拖動滑塊時,會有增減的分貝(dB)值出現(xiàn)。

  3.聆聽位置的黃金律

  實踐表明,當人的頭部位兩音箱連線的中垂線上時,音樂聽起來缺乏立體感,當然,用聲學理論也能證明這一點。事實上,人們總是習慣于傳統(tǒng)的對稱性審美觀,音箱總是對稱地擺在顯示器的兩旁。何不享受一下錯落有致的美呢,試著將音箱位置重新擺放,或將其不完全面向正前方擺放。為兩者都兼顧,可考慮用軟方法來實現(xiàn),即使左右音箱的音量符合“黃金定律”:讓一只音箱的音量是另一只的0.618倍,這可通過調節(jié)圖1中的“平衡”滑塊來實現(xiàn)。

  4.消除話筒嘯叫

  不少多媒體音箱旁邊都有話筒,當兩者都同時打開時,可能會因信號的正反饋而產生嘯叫,這可通過改變話筒和音箱的相對位置或指向來消除。但事實上,很多話筒都是頭戴式的,要改變相對位置或指向基本不可能或改變的幅度很小。遇到這種情況時,可試著衰減某一頻率,直到將可惡的嘯叫聲消除。至于究竟要衰減哪一頻率,跟多種因素有關,請自己去試。

  5.經(jīng)驗提示

  如果調節(jié)后發(fā)現(xiàn)聲音太刺耳,適當衰減2KHz處可快速改變這一狀態(tài)。如果你的音源來自傳統(tǒng)的磁帶或由它翻錄而得,聽起來可能會出現(xiàn)“噓噓聲”,請適當衰減16KHz處。這兩點可是我的經(jīng)驗之談啦。

  另外要注意的是:聽音效果與房間的聲學特性有密切的關系,要用文字來描述確實有些困難,有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覺,請自己去試。


【返回列表】

【推薦閱讀】↓

案例展示

CASE SHOW